1斤龙眼吃下肚 惠安小伙险丢命 送医抢救后脱险

原标题:1斤龙眼吃下肚 惠安小伙险丢命 送医抢救后脱险
1斤龙眼下肚 小伙送医抢救
事发惠安,斤龙救后差点丢命
肾功能不全者食用过多含钾量高水果,眼吃医抢易得高血钾症
眼下正是下肚小伙险丢龙眼当季,男女老少都喜欢买些龙眼来解馋,惠安但有人因吃龙眼差点丧命。命送
几天前,脱险惠安30多岁的斤龙救后王先生吃下1斤多的龙眼后,被紧急送到医院,眼吃医抢经过抢救目前转危为安,下肚小伙险丢而医院里还有多位与王先生相似情况的惠安患者在接受治疗,他们都是命送吃了过多钾含量较高的水果。
1斤龙眼吃下全身麻木 送医抢救脱险
王先生患尿毒症已3年,脱险长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做血液透析治疗,斤龙救后平日里医生也交代他,眼吃医抢要谨慎食用含钾量高的下肚小伙险丢食物。
也许是龙眼的诱惑太大,让王先生一时将提醒抛诸脑后,又想着天气热,怕龙眼放久了不新鲜,于是边看电视边吃,不一会就吃下1斤多龙眼。
解了馋本该心满意足,没想到王先生没多久就感到身体不对劲,手脚有些不听使唤了,周身无力,人也渐渐意识模糊。家人见状赶忙将他送到二院。
急诊化验,王先生血钾严重超标,心跳也慢。在肾脏内科,医护人员给他进行了紧急透析、静滴降血钾等一系列抢救,才把王先生从鬼门关拉回来。
市区65岁的邱阿姨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也在医院治疗。此前她一下吃下2斤龙眼,随后出现腹痛等症状,现还在科室里进行降血钾治疗,病情稳定。
肾病易得高钾血症 严重还会猝死
好好的龙眼吃下去为何差点要人命?
二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林威远介绍,并不是所有人吃多了龙眼都会出现以上患者的情况,而是因为其中的一种元素:钾。
钾,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主要用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工作,例如心脏的跳动等。对于国人“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而言,适当吃一些含钾高的水果补钾是可以的。
钾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汗液和粪便,特别是肾脏,对血钾调节功能强大。对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吃多龙眼,多余的钾也可以通过肾脏排泄掉。但一旦肾功能明显下降,肾脏没有能力排出太多的钾元素,吃多了高钾食物后,就会导致钾在人体内堆积,血钾升高,也就出现高钾血症。
“有的高钾血症患者送来时心跳已停,回天无力。”林威远表示,高钾血症轻则引发患者乏力、口唇肢体麻痹,重则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猝死。
肾病患者少吃高钾水果 慎食低钠盐
林威远建议,日常生活中,肾不好的人一定要提防高血钾。谨慎食用龙眼、香蕉、鲜枣、樱桃、芒果等含钾量相对较高的水果,可多食用木瓜、火龙果、橄榄、山竹、桑葚等含钾量相对较低的水果。
林威远也提到,并不是所有肾病患者都得少吃高钾水果,主要包括:慢性肾脏病4期,以及慢性肾脏病5期未透析的患者;透析患者;因服用沙坦或普利、螺内酯、中药等导致血钾升高的患者,和其他原因引起血钾升高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要求每天钾的总摄入量小于2000mg。
与此同时,目前市面上有种低钠盐,比普通盐的钠含量更低,而钾含量更高,其作用是预防高血压。对于肾脏病人来说,吃低钠盐也可能会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是对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尿毒症期患者,就更可能是“催命符”。■记者 许奕梅
相关文章
CBA各队签约外援情况,广东三外援阵容升级,辽宁四外援实力平庸
新赛季的CBA联赛的外援政策依旧是四节七人次,CBA公司只是对各队能够更换外援的次数进行了限制,不能再像上个赛季一样无限更换外援了。在如今的外援政策下,一支球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外援会起到非常重要2025-10-12- 受到弱冷空气扩散影响,昨日我市气温有了小幅度下滑,白天最高气温较前天下降4℃—6℃,普遍在20℃以下。预计今天我市将以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有小幅回升,总体感觉还算舒适。从周二到周四,气温2025-10-12
- 经工作人员判断,此海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瓶鼻海豚。江丽萍 供图东南网2月5日讯通讯员 许嘉灵 本网记者 林杰)2月5日7时,惠安县农业农村局接群众电话反映称:东岭镇湖边村海滩处有疑似海豚搁浅。接到2025-10-12
- 雷速体育10月9日讯 据《米兰体育报》消息,米兰旧将安布罗西尼日前以DAZN评论员的身份,对米兰本赛季的开局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米兰在联赛开局的表现“米兰在前六轮意甲联赛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出2025-10-12
辽宁男篮天才内线爆发,场均20+12,臂展2米22是韩德君接班人
2025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男子组预赛正在进行,辽宁男篮派出了青年队出战。在首场比赛中以86-95不敌鞍山体发男篮后,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打得非常不错,先是以96-65的比分大胜天津U17男篮,然后2025-10-12- 雷速体育10月10日讯 前皇马球员卢卡斯·巴斯克斯昨天接受了西班牙科贝电台的采访。你好吗?我很好。多年来我在马德里一直过得很开心,还是挺令人怀念的。关于从皇马转会到勒沃库森对你意味着什么?皇马是最好的2025-10-12
最新评论